是沒錯從小跟著爸爸這樣全世界到處跑...
但是自從回台灣上學後,尤其大學也在台灣念,我從來沒認為我會再離開台灣過我接下來的日子。
我超喜歡台灣。我在台灣很多朋友了
大學畢業我很幸運,連履歷也是因為當時參加校園徵才自己不小心多印了一份所以鴻海的人資收到了...
我當初根本也沒有要朝工廠走啊 哈哈 念工業工程只是因為聽說很好過 (?) <--但我還是差點不能畢業還跑去交大修課不然要延畢XD。哈哈
不過也就這樣誤打誤撞跑到大陸工作。經歷了很不一樣的人生,認識了很多不一樣的人。
我們的部門分紅簡直是想要嚇死我。股票給的超級大方,而且我才第一年!
就這樣,養大了我的胃口...= = 年薪百萬我大學工作畢業後第一年居然就完成了。。。我真的上輩子一定是個善人!
不過,我還是離開了。。。。我不想再留在大陸的環境下生活,因為雖然我知道工作經歷會很棒,同事老闆棒透,而且薪水嚇嚇叫!
但是我總覺得,
我的黃金歲月,為什麼不能在一個乾乾淨淨,半夜可以出去lua lua搜 的地方過生活?
為什麼要為了薪水把自己的生活品質降那麼底...我也想要半夜出去吃個宵夜不用怕路人搶我,周休可以2日....etc...
當然我知道很多人會說,公主病啦,生活是有多差~在那邊~
但是想想如果你走在路上,一堆人在那邊吐痰,一不小心,還吐到你腳上 (真的發生在我身上!),路邊的小孩走到一半,就蹲下來大便...yeah it's just a culture difference, 但是我不喜歡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
於是毅然決定要辭職。
我想說。好。回台灣。
老天就是這麼喜歡給我驚喜...就在我要辭職的時候,美國的一個公司打來,問我要不要面試,說在104上看到我的資料,想要我去當他們的Project Manager...
世界上有這麼剛好的事嗎?? 耍我啊!
然後一個轉眼間,現在在美國 ,每天開車上下班,買了一個可愛的車子,租了一個可愛的家,跟著這些高知識分子每天搏鬥。
我要nego的人有wharton business school 畢業的,有chicago 商學院畢業的,有harvard MBA畢業的。我只是個台灣清大畢業的。。。還不是master, just a tiny bachelor's degree
以前我在台灣,人家問我什麼大學畢業的我都很害羞的說清大,因為我知道隨之而來一定是,哎喲~!清大高材生喔!
想當時我認為,我的學歷超ok啦,沒什麼好再擔心的了 (oh yah)
到了美國,人家問我什麼學校畢業的,剛開始我會說,it's a Taiwan university called TsingHua, it's like the one in BeiJing~ @#$%^&* (對我還想攀北京清大的關係 哈哈哈)
但是現在過半年了,人家問我什麼學校畢業的,我都說,Just a university in TW。。。因為沒有必要解釋什麼清大。不是美國學校他們也沒什麼興趣聽了。尤其在矽谷
如果我們表現好,他們自動會去看你linkedin放什麼學校,下次來就會問,i checked ur school! seems like it's pretty high ranked!
"seems like",看吧,沒聽過哈哈
到了美國,隨時都想要充實自己。我覺得他們很懂的充實自己“課業,工作”以外的生活。
我的一個客戶他每天早上6-9點都找不到人。
他每天早上會去山上騎腳踏車,然後會經過一個酒莊,說常常就去哪裏喝個sparkling wine開啓他的早晨。
另外有一個,是很多個charity的founding member. 很會做菜,所以每個週末都會煮菜送去給homeless shelter的人吃 (還是男的!)
有一次被他受邀一起去當volunteer,那天晚上的餐超級豐富,全部都是他跟他的朋友一起親手做的。
有人跟這些homeless聊天,看他們需要什麼幫忙,還有人彈吉他大家圍一圈一起開始唱歌。
我整個就是Whoa...我實在。。。很慚愧
還有一個,是以個ukelele高手,常常參加各地的表演。這是他的passion他的生活調劑。他跟我說,不論工作怎麼忙怎麼累,他都一定要找時間練練他的琴。
他跟我說,多出去,你還年輕,把所有沒做的事情做一做。不要老了後悔
這些都是在科技公司每天從早忙到晚的人!但是他們很有生活balance。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我覺得是在太應該學習了。
所以我就學著,盡量讓自己常常往外跑,多認識人,朋友邀,不要在那邊懶惰不想出門。早上9點中一起跟朋友去爬個山,就間接認識了一個之後幫我面試做完全準備的人。跟朋友去打了個保齡球,認識了一個很厲害的stanford醫生。跟朋友一起去滑雪,認識了一個很厲害的室內設計師(之後打算找他幫我房子設計=D)
但是畢竟我們是亞洲人,剛開始還是會擔心自己融入不了美國人,簡單說,我們還是那麼一點點怕被歧視,怕英文有腔調..i mean i AM a fob after all(至少我有點)
SO! 這兩年下來,有很多朋友問我,在美國的美國人會不會歧視呢?!你有沒有感受到阿?
我覺得,看個人。
看你要不要當他是歧視。
有時候其實是我們想太多。因為沒錯,我們外觀就是長的不一樣。
就像外國人來台灣,我們也會特別一直看人家,這樣難道不是歧視嗎?
可是因為他們有自信。他們認為你們不是歧視,是在羨慕。在欣賞。
我們難道不是嗎,老外一直看我,我就當作他是認為,哇亞洲人好好,永遠都看起來年輕 (哈哈XD)
他問我 do you understand this? 我不會當作他認為我fobby,鄉下來的搞不清楚狀況。我就說nope, don't get it.
我當他是客氣,擔心我不懂,所以很願意解釋給我聽。
沒有歧視啦。我覺得90%是我們的心裡作用。
對可能有10%是歧視,但那些人你也不需要多跟他有任何的接觸。
必須要說。
這25年來,好是媽媽那句話最重要 最中肯 最中用。
--“永遠要懂得對別人好”。 不需要什麼利益關係。對別人好。就是對自己好--
why?因為我這25年來遇到的貴人,都是這樣來的。
掃地的阿桑也可能變成你的貴人。你的競爭者也可能變成你的貴人。你的下屬也可能變成你的貴人。
and moral of the story is !!!! : 對別人好
多少機會多少成功多少快樂都是這樣來的。 至少我是!!!=]
感謝最棒的爸爸媽媽。感謝在台灣帶我的大姨媽跟大表姐。感謝全世界最好的葛哥。你們真的太棒了
完畢!
留言列表